交易员应该如何使用缠论的递归函数进行交易?
缠论中的递归函数概念是“缠中说禅”理论中的核心思想之一,尤其在处理交易级别的划分、走势结构以及买卖点确认时,递归的思想能够帮助交易员构建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。
下面解释交易员如何运用缠论的递归函数进行交易:
1. 理解缠论递归的核心思想
缠论的递归本质上是对走势结构进行逐级分析和分解,核心逻辑是:
• 大级别的走势 可以分解为若干个 小级别的走势,这些小级别的走势反过来又能递归地再分解为更小级别的走势。
• 每一级别的走势都要符合缠论的结构,例如 中枢、笔、线段 等基本要素。
递归的本质:
• 从小级别入手,逐步递归向上推演,寻找大级别走势的结构规律。
• 小级别的结构变化会影响大级别走势,反之,大级别的走势会约束小级别的运动范围。
2. 递归的应用:解决交易级别的选择问题
交易员在实际交易中,常常面临一个问题:我应该在哪个级别交易?
缠论的递归函数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:
• 第一步:确定级别
确定交易级别(如1分钟、5分钟、15分钟、1小时K线等),根据交易周期和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级别。
• 短线交易可以关注5分钟或15分钟级别。
• 波段交易适合1小时到日线级别。
• 第二步:递归向上分析
在当前级别找到走势结构的中枢、线段等,然后递归地向上分析更大级别的走势:
• 找出大级别是否存在趋势或震荡。
• 结合小级别走势,判断当前级别的位置(如是否突破中枢、是否形成新的中枢等)。
• 第三步:递归向下分析
当大级别走势确定后,再递归地向下细化到更小的级别,寻找买卖点。
• 如果大级别是向上趋势,那么在小级别回调中寻找买入机会。
• 如果大级别是向下趋势,则在反弹过程中寻找做空机会。
3. 递归函数的实战交易步骤
(1)找中枢
• 根据走势的基本结构(笔、线段)找到所在级别的中枢。
• 中枢定义为:至少有三个波动形成的价格重叠区域。
(2)识别趋势方向
• 在中枢的基础上,判断是否形成趋势延续或中枢震荡。
• 趋势方向分为上升、下降、震荡三种:
• 上升趋势:价格突破中枢后,回调不跌破中枢。
• 下降趋势:价格跌破中枢后,反弹不回到中枢。
• 震荡:价格在中枢内反复运动。
(3)递归确认买卖点
• 买入点:在上升趋势中,利用小级别回调的低点确认买点。
• 如,大级别向上,等待小级别回调形成小级别的中枢,回调不跌破大级别趋势线,即为买点。
• 卖出点:在下降趋势中,利用反弹高点确认卖点。
• 如,大级别向下,反弹回到前中枢范围但不突破,即为做空点。
(4)反复递归验证
• 在不同级别中,反复验证趋势结构是否完整,从小级别向上推导,从大级别向下细化,做到心中有数。
4. 实际操作示例
假设你进行1小时级别交易,流程如下:
1. 找到1小时级别的中枢:比如,当前价格在一个区间波动,形成了中枢。
2. 递归向上看4小时或日线级别:
• 如果大级别是上升趋势,1小时级别的中枢回调可以看作上涨途中的蓄力。
3. 递归向下看5分钟级别:
• 当1小时中枢回调结束,5分钟级别形成底部信号(如突破5分钟的小中枢),确认买入。
4. 买入执行:在5分钟底部信号出现时买入,止损设置在回调的低点下方。
5. 递归交易的注意事项
1. 级别切换要清晰:不同级别之间的递归分析要有逻辑,不能混乱。
2. 趋势与震荡分辨清楚:递归分析时,必须确认大级别的趋势性质,再结合小级别结构。
3. 止损与止盈设置:递归分析虽然能提高胜率,但交易依旧要做好风险控制,设置明确的止损点。
4. 交易纪律:递归只是工具,最终还是需要严格的执行力和纪律来实现盈利。
缠论中的递归函数,是将走势结构按照不同级别进行分解与分析,进而找到交易机会的过程。交易员应结合自身的交易风格,选择合适的级别,运用递归的逻辑进行多级别的确认和交易。
• 向上递归:找出大级别趋势方向。
• 向下递归:找出小级别的买卖点。
这样,通过缠论的递归分析,交易员可以建立一套有逻辑的多级别交易系统,实现交易的长期稳健盈利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缠论递归交易的实际操作流程,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个基于中枢递归分析的交易示例,并绘制相应的示意图。图表将展示不同级别的走势分析和交易逻辑,包括大级别趋势方向和小级别买卖点确认的操作细节。
1. 主趋势(Primary Trend):显示的是较大级别的走势方向,适合确定长期持仓方向。
2. 次趋势(Secondary Trend):在主趋势基础上细化,帮助识别中期的调整机会。
3. 次级趋势(Tertiary Trend):短期波动,用于找到精准买入和卖出的点位。
在实际操作中,递归交易的核心是从上至下逐级明确关键点,然后逆向从下至上执行买卖策略。这需要在更大级别趋势中确认中枢,在更小级别上找到高性价比的进场点位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