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【文化属性】的思考

我读过很多遍《遥远的救世主》也看了无数遍由它改编的电视剧《天道》,引发我思考的是其中提到的「文化属性」,对这部小说或电视剧持不同态度的人,往往与了解「文化属性」的深浅程度有关,不理解什么叫「文化属性」的人,一般认为这部作品故弄玄虚,胡说八道。而理解「文化属性」的人则认为它是神作,并尝试从中寻找人生的密码,其实人生没有什么密码。我只能说他是一部人生解码书,而解码的关键,还是得先理解丁元英说的「文化属性」,那么什么是「文化属性」?怎样去理解它,就从以下这几个小点由浅到深思考。一、文化属性的概念,在电视剧《天道》里,丁元英在古城的一年,不是泡茶听音乐,就是研究文化属性。他在给芮小丹解释这个名词时是这样说的,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名族,任何一种命运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,强势文化造就强者,弱势文化造就弱者,这是规律,也可以理解为天道。其中的重点是强势文化造就强者,弱势文化造就弱者。用一句话来解释这个词,是指某一类人共同拥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,并深刻影响他的一生,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差距,除了出身和出生时的性别不可改变之外,就是各自不同的文化属性引起的。一个人是不是强者,或者已经糊里糊涂地成为弱者,不是靠喊几句口号,比别人勤奋或者学习某个技能来区分的,而是他的思想底色,那么你的思想底色是什么呢?是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,也许这个问题你从来没有思考过。不知道自己能否成为强者,还是一直是个糊里糊涂的弱者。二、文化属性的类别,下面就从文化属性的类别展开来说,带你去了解强弱文化有哪些特点,我们都不必对号入座,了解之后多去思考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强者,不做弱者就够了。第一类:弱势文化,所谓弱势文化是指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,期望破格获取,也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,弱势文化比较典型的表现主要有 依靠、短视、强盗和迷信。先说依靠,俗话说在家靠父母,出门靠朋友,可见依靠他人的思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骨髓之中,认为依靠理所当然,我们也不可能活在真空里。英国诗人约翰•多恩也说,没有人是一座孤岛,适当的依靠无可厚非却不能让它成为一种习惯,如果你仔细观察就发现生活中大部分人去做一件事时,他们会抱着「我做不到的话,他们会帮我的想法」,在没有全力以赴之前就想到依靠他人,总之不靠自己。这是一种典型的弱者思维,其实他自己也知道总依靠别人不好,可依靠别人比较安全反正做得好做不好都有人罩着,这种思想几千年来早已根深蒂固,在家靠父母,出门靠朋友,靠菩萨,靠皇恩浩荡,你想改变是很难的。不过改变不了别人,我们可以尝试去改变自己。接着说短视,还记得斯坦福大学的那个棉花糖实验吗?能等15分钟后再吃糖的孩子,就能得到两块棉花糖的奖励,等不及要吃的孩子只能得到一块。这个实验虽有争议,但它能说明一个问题,宁愿放弃更多而提前吃糖的孩子是一种短视,这类孩子长大后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,看不到长期的收益,一旦知道手上的东西值钱就迫不及待地卖掉,却不知道那件东西晚点卖掉价值连城。他就算知道了也沉不住气,无法做到延迟满足。做事也是如此,他今天看到别人做这个赚点钱,就跟风去做,明天看到另一个人做别的风生水起,就想摩拳擦掌去试一试,而不是静下心来先把手上的事情做好,做到极致。再说强盗,强盗的逻辑是破格获取,用非正常手段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,比如有人想拿到一样东西,他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拿到,或花不菲的价钱或辛苦的劳动,可是他二话不说直接抢来,看起来非常强势,实际上这种强势不是强者的行为,而是一个弱者,它不是特制强盗,而是指一个人的行为,这样的行为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。小孩子哭着闹着要一样东西,大人占有一样东西不肯放手,或者通过各种诡计获得某些利益,都是强盗行为,不过这种行为这种行为在人们看来早就习以为常,却不曾想过它不是光明正大或靠真本事得来的,靠的是一哭二闹三上吊,只有弱者才用这种方式破格获取一样东西,他却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强者。最后说迷信,我在农村长大,见过各种花样百出的迷信活动,只要人们感觉哪里不舒服,或者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喜欢去算命,去找巫婆做法来化解,而不是去分析原因,找出问题所在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,城里人也一样, 塔罗占星,八字命理,风水堪舆六爻预测等行业层出不穷,还有的人七老八十了还找人算命,是非常可笑的,一个人到这个年纪,命运如何已经一清二楚了,像《易经》里说的「上易知」,用不着再算,可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人迷信,原因无非是他认为靠自己的能力已经很难改变命运了,于是开始放弃努力。希望借助神灵的保佑,让自己过得好一点,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罢了,这无疑是一个弱者的思维方式。第二类:强势文化,说完了弱势文化,再说一说我能理解的强势文化。也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,这种文化属性有诸多表现,主要有实事求是、成长思维,能屈能伸和相信自。事实求是,毛主席在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中是这样解释「实事」是指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,「求」是去研究和探讨,「是」是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及事物的规律性,它的意思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,不夸大不缩小正确的认识和解决问题,读过毛选的朋友都知道,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,也就是毛主席说的,一切从实际出发,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,可光知道定义没什么用,用来分析问题才有用。在电视剧《天道》中,肖亚文把格律诗公司20%股份预留出来是为了等到将来乐圣公司来合作,没有风险了,把冯世杰吸收进来,丁元英于是问了肖亚文两个问题:你怎么肯定乐圣会跟格律诗合作?吸收冯世杰是迫不得已还是想给他一个机会?肖亚文是这样实事求是分析问题的:站在乐圣的立场考虑合作才符合乐圣的根本利益,而吸收冯世杰是不得已,因为格律诗公司离不开王庙村,而王庙村又得依赖格律诗,冯世杰是连接两者的重要纽带。成长思维,卡罗尔.德维克在《看见成长的自己》一书中,把人的思维模式分为,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,有固定思维的人认为,一个人有着先天注定的智力,技能或才华,是不可改变的,也叫僵化思维。而有成长性思维的人,认为失败是暂时的,错误是可以改正的,同时他也喜欢暴露自己的缺点,不怕丢人。对于这样的人来说,生活中的抱怨和不满反而是机会。他每一天都希望看到全新的自己渴望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成长,自然就比常人拥有更多的机会,像《天道》中的肖亚文她在格律诗公司面临危难时,不仅愿意帮忙打官司还入了股,用她的话说是官司打输了的话,打不了回去继续打工,而这次则是她有资格往牌桌上凑的机会,无论如何都努力去试一试。能屈能伸,一个强者最可贵的品质是能屈能伸,不纠结于一时的成败,忍辱负重,而不是别人言语相讥便逞匹夫之勇。像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,和甘受胯下之辱却不报仇的韩信才是强者,在电视剧《天道》里丁元英去面馆吃面时,被店老板讥笑说他是有手有脚的懒汉,他只是笑一笑,在地摊吃东西后被老板娘误以为没给钱,他不动声色地再给一次,坐在广场的长凳上看芮小丹跳舞时,被人硬生生的从凳子上挤走,他也是一笑而过。用肖亚文的话说,是丁元英对世俗的一切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包容,包容到让人感到卑微。其实他还有能屈能伸的一面,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,不浪费时间做无谓的辩驳,不在琐碎的小事上消耗自己。分得清利弊,这才是一个强者应有的态度。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能做到的能屈能伸。相信自己,我认为区分一个人是强者还是弱者只要看他是否相信自己就明白了,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叫做生活的强者,可「相信自己」这四个字如此平常,谁做不到?其实做到很难,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相信别人,相信书本,唯独没有相信自己。比如你看到身边的某个人成功了,就想去模仿他,那是相信他而不是相信自己,你读到某大师的书籍激动不已,想按他的说法去做,那也是相信他人不是相信自己。只有自己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并努力去做,这个过程才是相信自己。相信自己的需求,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,相信自己能得到。正如电视剧《天道》里说芮小丹说的:只要不是我觉到、悟道的,你给不了我,给了我也拿不住。 这不只是自知之明,也是她对相信自己有客观的认识,不信大道理,不信别人的嗯经验,不信自身能力之外的东西。以上这些都是关于强弱文化区别,看到这里应该不难理解了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加强缠论的交易概念和规则(如何使用缠论进行交易)

一些追踪土狗的思路,其实工作量挺大的

分享一个缠论自动划线的脚本,目前作者免费开放了。